“中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开放红利不断释放,新增长动力正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具有诸多良好机遇和条件。”5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第九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表示,“中国钢铁工业已进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从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发展制造过程生产新模式,引领钢铁产品迈向中高端,不断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等四方面推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
工业发展多项任务待完成
辛国斌表示,随着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并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但总的来说,“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特别是改革开放红利不断释放,新增长动力正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具有诸多良好机遇和条件。
辛国斌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坚持把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作为主要任务,围绕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
一是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首先,要强化高端引领,实施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实现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工程化和产业化突破。其次,发展智能制造,主要任务是攻克重大产品、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夯实智能制造基础,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再其次,推行绿色制造,加快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的全面发展。最后,发展服务型制造,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实现生产型制造向生产服务型制造转变。
二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辛国斌表示:“‘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围绕《中国制造2025》继续推动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技术改造领域集聚。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对标国际水平,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实现重点领域向中高端的集体性突破。”
三是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辛国斌表示,要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等制造业领域的重大共性需求,加快创建形成以创新中心为核心、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
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辛国斌表示:“‘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启动系列专项行动,着重提升制造业质量品牌。一方面,着力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质量管控能力;另一方面,塑造‘中国制造’品牌,培育一批质量可靠、知名度高、市场认可、竞争力强的品牌。”
钢铁业转型四项工作很重要
辛国斌表示,中国的钢铁工业已进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三五”期间,将着重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积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从2016年开始,我国将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这是综合平衡了我国现有钢铁产能、国内需求、职工安置、社会稳定和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等多因素后确定的。
辛国斌认为,虽然近几个月钢材价格出现回升,但当前市场供求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并未根本改观。辛国斌强调:“我们要贯彻落实好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把压减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落实下去,确保去产能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二,加快推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当前推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是加快智能制造发展。”辛国斌认为,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大趋势,也是当前提质增效的重要着力点。钢铁行业要加快发展制造过程生产新模式,加快发展智能化服务制造模式,有条件的企业要加快发展互联网定制生产新模式。
“推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还要着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辛国斌进一步解释道,“一方面,支持钢铁企业实施节能改造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强化绿色环保等方面的约束,提升钢铁行业节能、节水、排放等标准,淘汰一批落后工艺装备和生产线。”
第三,引领钢铁产品迈向中高端。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并存的结构性问题。辛国斌表示,在积极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要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加快增强创新能力,着力增加品种、提升品质、培育品牌,不断提升供给能力,满足需求升级的要求。
“具体来看,要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打通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构建创新资源有序对接、研发成果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体系;以应用为导向,加强供需对接,开发一批重大技术装备所需的高端钢材,提高中高端钢材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进一步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辛国斌补充说。
第四,不断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增长放缓、有效需求不足等诸多原因,钢铁行业出现了全球范围的产能过剩,许多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钢铁产品实施贸易救济调查,有的国家征收临时反倾销关税。对此,辛国斌认为,贸易保护主义解决不了全球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措施和把钢材产品出口问题政治化、扩大化。”辛国斌表示,“我们支持具备优势的境外企业采用参股、控股等方式,与我国钢铁企业合作合资,改善运营管理,推动产品研发应用和技术创新进步。”
“事实上,中国钢铁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而且是目前全世界唯一对普通钢铁出口主动采取限制措施的国家。”辛国斌强调,“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对话与磋商,共同协商解决钢铁行业对外贸易中出现的各种纠纷;同时,将鼓励国内企业与境外企业合作,发挥互补优势,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来源: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