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联网-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首页  >  资讯中心-行业研究  >  国企与民企谁应该被淘汰?

国企与民企谁应该被淘汰?

2016-05-20 00:05:46

华尔街见闻消息,在政府全力“去产能”之际,中国第二大民营钢企却计划将产能翻番,而且直言这与政府政策并不冲突。

北京的建龙钢铁控股董事长张志祥周一在会议上称,公司计划通过并购,将年产能从现在的23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张志祥表示,去年从破产的山西海鑫钢铁集团收购的工厂,本月重启生产。

建龙钢铁在大约10年内,从一家小钢铁厂成长为全球前20大钢铁企业。2015年建龙以盈利6.73亿元位列中国钢企利润第9位。而海鑫钢铁曾是中国第二大民营钢企,资产曾高达40亿元,年产能300万吨,但因欠下巨额债务于2014年3月停产。去年9月,建龙全资收购了海鑫。

1463705913107880.jpg

“兼并重组主要收购目标是民营企业,相对于国企而言,这类收购比较简单。”张志祥说,并购的逻辑主要有两条,一是在自身已有的棒材、碳素结构钢等领域进行并购,减少区域竞争;二是满足部分老客户对其提出的“扩大服务半径”的需求,通过收购,就地服务,减少物流成本。

张志祥认为,他的计划与政府的导向并不冲突。困扰中国钢铁业最大的问题是过于分散,因此当务之急是整合并购足够的数量,以达到经济规模,然后,再进行第二个步骤淘汰过时的产能。他说,这是从日本吸取的教训。

张志祥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已是行业共识。多名政府和国企领导也都认为,在去产能大势下,钢铁行业将重新洗牌。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第九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表示,要积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加快推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一些钢企也认为,在未来的行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去产能和兼并重组将成为行业发展大势。

鞍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唐复平认为,“单纯的去产能是治标,在去产能的同时,提高产业集中度才能够标本兼治。”

唐复平称,只有把去产能和兼并重组合理布局,并重实施,即产能适度、集中度高、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力强,才是钢铁行业结构调整的理想目标形态。总结起来就是,要在去产能中重组,在重组中去产能。

在宝钢集团总经理陈德荣看来,中国钢铁业新一轮兼并重组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在行业陷于最困难的时候,重组阻力会更小。

去年,工信部发布的《钢铁产业调整政策(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前十家钢铁企业(集团)粗钢产量(下称CR10)占全国比重不低于60%,形成三五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以及一批区域市场、细分市场的领先企业。”

既然通过兼并重组来去产能已经成为行业共识,那么去产能究竟由谁来承担,兼并重组应该由谁来主导,以及国企和民企到底谁水平更高呢?

对此,河北国资委主任王昌的答案很简单:去产能与钢铁企业的所有制属性无关。他表示,只要符合去产能标准,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要去产能。“在同等条件下,国有企业要起到带头作用,承担更多责任。”

王昌举例指出,唐山市迁西县的津西钢铁是民营企业,它的产品很好,那怎么能去它的?它是民营的也不应去。再比如,生产特钢的石家庄钢厂是国有企业,但是它在市区,肯定得搬出去,要搬出去就得减量置换,去部分产能,我们不会因为它是国有企业,就特别对待。所以去谁的产能,跟所有制属性没关系。


来源:中国选矿选煤网


上一篇:

国务院:今明两年压减央企10%钢铁和煤炭产能 2016-05-20 00:05:05

下一篇:

中国钢材、铁矿石价格调整期或接近尾声 2016-05-20 01:05:16